喜播教育 菜单喜播教育

杨超越玩配音被顶上热搜!这些细节暴露的配音技巧让人叹服~

喜妹 · 2023-08-14 10:44
近日,杨超越连续发了两条短视频,参与我们喜播在抖音的合拍配音活动(我们的官方账号:喜马拉雅配音,可以关注起来!),很快就被网友顶上了热搜~
大家网友们纷纷表示,完全被杨超越的配音表现和台词功底惊艳到了!

两种风格迥异的配音,被网友连连称赞:“氛围感”“第一句就入戏!”
让喜妹也不经好奇,这两条视频到底配得有多贴合。所以跟大家一起来欣赏欣赏。
杨超越配音挑战1
杨超越配音挑战2
杨超越配音视频《借酒》《规矩》
(来源:抖音-杨超越)

不过,在为超越妹妹点赞喝彩的同时,不少喜欢配音的粉丝们也开始模仿。

但是没有任何经验的新手,怎样才能像杨超越一样让声音与文本贴合呢?

在喜妹认认真真听了N遍之后,为大家分析出了以下几点配音干货技巧,想要向杨超越发起挑战的赶紧来看!
两种风格对比分析

这两则视频虽然都是古风的文本,但意境和角色音的要求完全不一样。

《借酒》篇的文本中,写出了历尽人间沧桑后的淡然与平和,杨超越也采用了温婉柔和的配音风格;

而《规矩》篇是霸气的“御姐音”,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,不怒自威。

那么新手怎么驾驭这两种不同风格呢?我们进一步在文本和配音技巧中找答案:
01.  音色区分:利用好虚声与实声

什么是虚声和实声呢?

实声,是声带较为紧密靠拢时发出的声音;虚声,是声带较为松弛,声门适度开启时发出的声音。

虚声气息声比较明显,适合在语言表达中抒发源于肺腑的情感。
《借酒》篇中饱经沧桑后看淡人生浮沉的感觉就适合用虚声来表现,让人听起来既放松,又走心,既无能为力,又心有期冀,给人一种很强的画面感和叙述感。

《规矩》篇重在传递主人公自信、稳重的情绪,台词中“我就是规矩”这一信条就是对自身实力的有力宣告,也包含了对对方的不屑一顾。

所以,需要用实声来展现气势。
02.  共鸣区分: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

《借酒》篇中,口腔共鸣是主要的共鸣成分。它柔和、温润,它让声音更加温暖,让人感觉经历世事变迁后只能借酒消愁。

换句话说,这样柔和的口腔共鸣让人听着感觉“有温度”。

《规矩》篇的口腔共鸣则是扎实透亮的风格,听起来更加干脆果断。

同时,这段配音中还有一些胸腔共鸣的参与:

比如“我告诉你们”“尔等如若不服”,在这两句话的处理中,发音位置相对偏后、靠下,带动产生了明显的胸腔共鸣,听起来既有霸气,又不费力。

霸气,表明了主人公的基本态度,而“不费力”则是更高级的状态,表现的是面对对手的举重若轻。
03. 语气区分:柔和与霸气

前面说的虚声与实声、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,都是属于声音训练“外部技巧”的范畴,而接下来要说的“语气区分”则更加注重“内心感受”。

看到《借酒》篇的文本时,脑海中首先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:一位退却江湖多年的人在回忆起曾经的爱恨纠缠时,举起杯中酒却是看尽人世的无奈与淡然。

为了表现这样的画面,我们的语气要松弛,不能有太大张力。但是,松弛不等于平淡,如果一听到松弛就开始读得平淡了,呆板了,这是不行的。

那如何避免平淡和呆板呢?

这需要我们一边假装饮酒,一边通过想象来调动自己的讲述欲望,想把自己的故事讲给陪你喝酒的好友听。

有了这种讲述欲望,语气就可以更加真实自然。
再来说第二则《规矩》篇。

要想表现好霸气的感觉,可不能仅仅靠“大喊大叫”,不能让嗓子用力大吼,越是高级的霸气越是不怒自威、举重若轻的。杨超越的这段配音就是这种“高级的霸气”。

为了表现好这种感觉,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一位霸总或者御姐,面对对方的挑衅,你要从语言(内容)和语气上压制对方。

姐就是女王!
演绎时,你必须保持镇定、自信。语言节奏不要太紧,口腔状态不要太用力。如此,就能找到比较贴合的状态。
误区提示

我们在日常的配音练习和实战中,除了要把握以上这些要点,还需要注意几个误区。

第一,虚声就是不需要用好气息吗?

有的新手主播会片面地认为,既然要发虚声,声音比较弱,那气息肯定也是很弱的,不需要用气托声。
其实,虚声是声带开度较大的状态下发出的不太响亮的声音,控制虚声和实声的关键是声带的开度,而并不是气息。

无论是虚声还是实声,都需要用好气息,都需要用气托声。

第二,霸气刚毅需要嗓子用力来表现吗?

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:只要一说豪放,就嗓门特别大;只要一说霸气,就嗓子特别用力,喉音特别重……
要认识到,这既是不科学的用声方式,也是不现实的情景表现。

说不科学,是因为这种用声方式让喉部负担过重,很容易疲惫和受伤。

说不现实,是因为不是所有的豪放都只能通过大嗓门来表现,不是所有的霸气都需要用力的,有时候,“用力”会让人感觉听着比较“费力”。

小结 

总的来说,我们在配音学习和实践中既需要多听、多看、多模仿,分析他们优秀的处理方式,而不是单纯地模仿音色,更不是单纯地模仿腔调。

艺术没有标准,但有规律。遇到新的文本,还是需要从头分析,而不能生搬硬套。
我们既需要警惕“标准化”“程式化”,也需要一字一句分析规律、应用规律,让技巧“为我所用”,为我们的配音增添更多色彩。